位置:福州御和堂中医>中医看癌

怎样正确“掏耳朵”才能避免诱发癌症?

日期:2022-04-22   来源:御和堂中医   阅读:34  
温馨提示:由于篇幅原因,很多内容不能详尽,如果您或者您的家人有疑问,可点击此处进行咨询,或直接拨打电话:0591-83211139

  严格来说,不要抠耳朵。但由于“耳蝉”产生的速度较快,尤其是那些分泌旺盛的腺体,俗称“油耳”产生的速度更快,去医馆挖耳朵太麻烦,也不现实。所以,你可以自己掏耳朵,但要做到以下两点:

微信图片_20220320090025.jpg

  1.好用棉棒,在外耳道内轻轻旋转,然后耳朵朝下,这时耳垢就可以自己出来了;尽量不要用钉子、铁签等尖锐物品挖耳朵。

  2.不要形成挖耳朵的习惯,要经常挖,一般一周左右挖一次;但在多尘的地方或“油耳朵”的人,可以适当缩短,可根据自身情况掌握。

  如果长期不掏耳朵,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。这个时候,你很难拿出来。你应该去医馆用特殊设备取出来。取出后要坚持滴耳2-3天,防止感染。

  一般来说,耳垢不用手动清除。说话、吃饭、打哈欠时,会随着下颌的移动,借助皮肤上的毛发自动排出。

  经常挖耳朵有害健康,如:

  1.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。如果掏耳朵时耳垢较硬或过多,容易划伤皮肤,细菌就会趁机进入伤口,引起感染。或者因为来回挠,细菌被挤入毛囊和皮脂腺,引起炎症和流水。严重者出现外耳道疖肿。

  2.由于外耳道皮肤经常受到刺激,皮肤淤青,导致耳垢分泌增多,堆积严重。也就是说,越来越多的耳垢出来了。

  3.经常掏耳朵刺激鼓膜慢性炎症,鼓膜发红、增厚,外耳道也会流出少量脓水。

  以上就是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,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帮助。如果还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别的问题可以选择在线咨询。

上一篇: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有哪些区别

下一篇:卵巢肿瘤的成因有哪些?